GRIEF AND GRIEVANCE: ART AND MOURNING IN AMERICA

悲傷與哀痛:美國的藝術與悼念──
記奧奎.恩維佐的最後一場策展行動
文|麗莎.菲利浦斯、克莉絲緹娜.沙爾佩 編譯|吳礽喻 圖版|NEW MUSEUM

當奧奎.恩維佐(Okwui Enwezor, 1963-2019)開始在構思「悲傷與哀痛:美國的藝術與悼念」(GRIEF AND GRIEVANCE: ART AND MOURNING IN AMERICA)的時候,他就如同我們很多人一樣,被川普2016年當選隨之而來的政治動盪喚醒,令人感到不舒服的真相是,美國歷史中未曾癒合的種族創傷被顯露了出來,對恩維佐來說,白人國族主義暴力的興起以及選舉的成因,呈現了「面臨被政治操弄下的白人哀痛,所導致的黑人悲傷明晰化」,這段期間像翻攪政治的中軸支點,也是本展的主軸。

恩維佐密切關注藝術家創作蘊含的社會意義,貫穿他過往策劃的大型展覽,包括:「非裔攝影師1940年至今」(1996)、「短暫世紀:非洲獨立與解放運動1945-1994」(2001)、「戰後: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藝術1945-1965」(2016),他試圖將非洲與非裔離散藝術家放在現代與當代藝術新敘事的核心。這不僅代表他必須面對既有、略顯疲乏的美術史經典,更要引入、重新思考藝術與創作者的角色如何能佔據、影響社會與政治思維。就如他生前為此展覽寫下引言「當媒體正常化了白人國族主義……重新衡量藝術家,如何經由它們的創作扮演、照應出美國身體政治烙印的輪廓,更具新的急迫性。」

恩維佐具備承擔這項計畫所需的勇氣與意志──這個展覽對他個人有深刻的重要性,就算面臨生命的盡頭也義無反顧。他曾是我們這個領域的巨人,過去這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策展人之一,他就好像依然活躍在我們之間,而他期望能夠轉化藝術史以及展覽製作的任務也存在我們心中。這個展覽是向恩維佐的勇氣、直接、鍥而不捨的專注力與知識致敬──無論他面臨什麼樣的障礙,都不曾放棄或鬆懈。他的逝世讓這個展覽的情感更加濃烈。

「悲傷與哀痛:美國的藝術與悼念」是一個跨世代的展覽,聚集了三十七位藝術家,當他們使用各種媒材來建構與定義當代美國社會與政治生活時,也思考了「黑人悲傷與白人哀痛」這樣一個互相牽連的現象。在展覽中,悼念可以被視為一種政治:拒絕一種單一的悲情,偏好多面向的評論、抵抗、生存與關懷形式,這個展覽理解哀悼是一種鑲嵌在生活裡的習題,反之亦同──以及根植於這個狀態裡的不同效應──當它的不同形式與種族、階級與性別身分認同交接的時候。執行「悲傷與哀痛」的最後階段時面臨全球新冠疫情的挑戰,讓這個展覽的急迫性不減反增。

橫跨新美術館所有三層樓的展覽空間,以及大廳展區與公共空間,這個展覽包含了跨領域的作品,結合了紀錄片、攝影、實驗電影、表演、社會參與,以及傳統媒材等手法。展覽中有多元的案例,可見藝術家探索美國歷史,從1960年代民權運動到1990年代美國警察暴力的問題,深刻省思了「歪斜的生存機會、限縮的健康與教育管道、早逝、拘禁、貧窮」,展覽專刊作者之一的聖迪亞.哈特曼(Saidiya Hartman)形容此為「奴隸的來世」。

雖然這場展覽中的主題相互交錯,但有三件具代表性的作品,分別做為三個樓層展覽敘事的開場白,隱含了死亡與悼念在非裔美籍社群的中心地位,如何貫通了美國歷史敘事:傑克.惠騰(Jack Whitten)的作品〈伯明漢〉(Birmingham, 1964)、丹尼爾.拉魯.約翰遜(Daniel LaRue Johnson)的作品〈現在自由,第一號〉(Freedom Now, Number 1, 1963-1964)、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的作品〈擁有〉(Procession, 1986)。對此展覽同樣重要的概念是表演與音樂,如何營造社群哀悼與記憶的空間,如藝術家與表演者拉希德.約翰遜(Rashid Johnson)、奧奎.奧克波克華斯利(Okwui Okpokwasili)與泰舒文.索立(Tyshawn Sorey)的作品中看到的。也能在展覽中看見運用「抽象」做為一種面對或中介歷史暴力或社會動亂的策略,對這部份有貢獻的藝術家包括了茱麗.米若圖(Julie Mehretu)與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興起,在數位時代使用種族暴力、死亡與哀悼影像的加速討論,也成為多位年輕藝術家以不同形式創作,建立在反對媒體再現體制暴力與評價抗議運動傳統之上的主題。

恩維佐是一位博學的策展人,在生涯中與許多領域的學者及評論家維持著真誠的互動。他過往規劃的展覽目錄有著嚴謹(也常是沈重)的概念,經常包含了這些跨領域的思想家,他會將這些文字以新委託或是重新印刷文選的形式出版。這些文字在他展覽歷年來呈現的研考與哲學軌道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悲傷與哀痛」回應了許多這次在展覽專刊中學者提出的理論,他們一起建構了一份思維的地圖,讓悲傷與哀痛能夠審慎地從歷史的、語言的、政治的、心理的角度被理解,並且扣連到展出的作品。這本專刊中,重製了許多當下時事與流行視覺文化中的影像(無論是當代或歷史的),都扮演了連結藝術創作與孕育它們的更廣泛文化的重要角色。第一部分先奠定了對「悲傷」(grief)與「哀痛」(grievance)這兩個字理解的架構,包含了朱迪思.巴特勒(Judith Butler)、克勞迪婭.蘭金(Claudia Rankine)、朱麗葉.胡克(Juliet Hooker)與塔尼西斯.科茨(Ta-Nehisi Coates)等學者與詩人撰寫的作品。第二部分在前述的理論脈絡下延展建構,轉向關注這些定義如何藉由歷史、藝術與視覺文化的重現來宣示自我,由今日致力於非美文學與文化歷史的三位原創思考家們:伊莉莎白.亞歷山大(Elizabeth Alexander)、克莉絲緹娜.沙爾佩與聖迪亞.哈特曼,提供文章。最後的部份,則由策展顧問群格倫.利貢(Glenn Ligon)、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馬西米利亞諾.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馬克.納什(Mark Nash)來探索展覽中的作品,以及反思恩維佐所留給我們複雜、嚴謹的策展遺產。

能夠有機會與學者們一同討論「悲傷與哀痛」所列舉的藝術家和提出的問題,是這個展覽的驅動力。新美術館托比.德文.劉易斯總監麗莎.菲利浦斯(Lisa Phillips, New Museum Toby Devan Lewis Director)向這些對談者至上最深切的感激,感謝這些作者提供這些卓越的洞見與文字,無論是新文章或是選擇重新出版已在其他地方發表的關鍵論述。

▍災難的尺度

文學研究者克莉絲緹娜.沙爾佩(Christina Sharpe)表示,新冠疫情下的美國,黑人社群宛如另一個世界,一個不曾也不會被當做優先處理順序的世界,在密西根底特律的弗林特(Flint),貧窮的黑人勞工被政府忽視,當勤洗手被廣泛宣傳為防疫途徑的同時,他們的水源被切斷,沒有乾淨的飲用水。密西根的人口有百分之十四為黑人,但卻佔了高達四成新冠肺癌死亡病例。在紐約的街上有存放遺體的冷凍卡車,申請失業補助的人口連續兩個禮拜超過六百萬人,人民在承受苦難的同時,國會卻決議通過五千億美元只針對公營事業的「紓困方案」,在災難中卻再次目睹了一貫的利益分配邏輯。

近年來非裔美籍創作者、詩人、學者開始討論黑人對於這些災難回應的必要「尺度」(scale)不僅在散佈的廣度,以及日常化上,都是即時且新興的發展。這些藝術家告訴我們必須以個人且集體的方式來做出回應,而困境正是誘發想像新生活的必要,需要重新組合可行方案。而這些回應就像行星一樣,心中需謹記著「尺度」,這個詞在英文的使用語境橫跨了以下的含意:公正的一種屬性、樂理中的音階、大小與持續性的相對性比例、程度、也是攝影曝光度的術語。就像拉托亞.魯比.弗拉澤爾(LaToya Ruby Frazier)在弗林特的紀實攝影作品,就具有反身性與社會影響力的尺度,藉由家族的凝視,可見幾個世代以來的黑人居住者在此不利於生存、環境污染土地上謀生的刻痕。從空照圖來看,整個聚落被巨型的鋼鐵工廠佔據,鐵砂與廢棄物被裝在白色塑膠袋中囤放滿數個隱密的街廓,沒有人一個善待人的生活環境,留下的只剩資本主義者的生產機具。

傑克.惠騰1964年的作品〈伯明漢〉也反應了過去暴力與死亡比率的不平均分配,取材自1963年白人至上主義者到黑人禮拜堂的槍擊事件,後來警察與聚集在教堂前的示威民眾發生衝突,七個月後更發生了恐怖攻擊的爆炸案。傑克.惠騰在2015年回溯道:「建構一個可行的世界觀需要花很大的工夫,並充滿風險。最終,美國人必須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我知道我想要一個沒有種族主義毒害、沒有對身為白人或黑人浪漫幻想渲染的世界!」惠騰在〈伯明漢〉使用一位年輕黑人被警犬攻擊的新聞剪報,這張照片從一片黑色紙板、錫箔紙、絲襪構成的畫面中央破口顯露出來。惠騰表示,使用絲襪覆蓋照片的手法是向杜波依斯(W. E. B. Du Bois)致敬,在「關於我們靈魂的鬥爭」中他提出黑人在出生時就已經被附上一層「雙重意識」(Double Consciousness)的面紗,代表了「用他者的眼睛觀看自身;或用世界的尺度丈量自己的靈魂,以一種可笑的輕蔑與同情的目光」。錫箔紙的破口同時也是世界的破口、一個向外暴露的傷口,裡面藏著已經泛黃的新聞剪報,一張黑人男孩被警犬咬著他的手,這個洞口也可能是子彈貫穿或爆炸後的痕跡。在經歷多次警方壓制後,傑克.惠騰在1960年代跟著示威者從路易西安那來到紐約,對很多社運者來說,他們不知能否活到看見正義實現,但對很大一部分的人來說,他們所追求的自由未來不僅是可行的,並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迪安娜.勞森(Deanna Lawson)的作品〈破曉狂歡節,布魯克林夫拉特布希〉(Jouvert, Flatbush, Brooklyn)藉由記錄黑人社區的街頭祭典,呈現了動態創造性,作家凱文.布朗尼(Kevin Browne)曾對「J’ouvert」有以下的註解:「在這裡或在另外一個世界,不曾發生過針對(法外的或其他的)處決發起的抗議、悼念儀式,在一年之終,沒有持續性的運動能紀念那些被謀殺的女人。除了破曉狂歡節。它撩動。然後我們跟著它一起舞動。」當你參與了破曉狂歡節,它會將你捲入,你由內能感受到它在你的胸口、心臟、鎖骨、手臂、雙腿奔流。迪安娜.勞森的攝影作品記錄了狂歡節的緊湊性,以及黑人聚集所隱含的威脅、承諾與記憶。

納里.沃德(Nari Ward)1995年的作品〈和平使者〉延續了對紀念和時間的關照,使用熟悉的媒材呈現逐漸陌生的過程:靈車是一個悼念與死亡的符徵,代表了可移動性,但在此它被牢籠框架住、被柏油覆蓋、零件散落四處、排氣管與消音器堆疊在地上,就像身體與骨骸殘肢,這是一場未完成的悼念。

藝術告訴我們除了悲傷、憤怒、失望、希望,還有其他可能的組合已發生或正在發生。就像傑克.惠騰說的「繪畫教導我如何活下去」,我們學習、重新再學如何與災難的尺度與無盡的悲傷共存、相抗衡。

▍圖說
o 本文有提及或展覽的核心作品
01 傑克.惠騰1964年的作品〈伯明漢〉。
Jack Whitten, Birmingham, 1964. Aluminum foil, newsprint, stocking, and oil on plywood
16 5/8 x 16 in (42.2 x 40.6 cm). Collection Joel Wachs. © Courtesy the Jack Whitten
Estate and Hauser & Wirth

02 納里.沃德1995年的作品〈和平使者〉。 
Nari Ward, Peace Keeper, 1995. Hearse, grease, mufflers, and feathers, 144 x 116 x 264 in
(365.8 x 294.6 x 670.6 cm). Installation views: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1995. Courtesy the artist,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Hong Kong, and Seoul, and Galleria Continua, San Gimignano, Beijing, Les Moulins, and Havana

03 達沃德.貝的作品〈弗萊德.史都華二世與泰勒.科林斯〉取自於「伯明漢計畫」系列。
Dawoud Bey, Fred Stewart II and Tyler Collins, from the series “The Birmingham Project,” 2012. Archival pigment prints mounted on Dibond, 40 x 64 in (101.6 x 162.6 cm). © Dawoud Bey. Courtesy Rena Bransten Gallery, San Francisco, CA and Rennie Collection, Vancouver

04 迪安娜.勞森的作品〈破曉狂歡節,布魯克林夫拉特布希〉。
Deanna Lawson, Jouvert, Flatbush, Brooklyn, 2013. Pigment print, 40 x 49 ¾ in (101.6 x 126.4 cm). © Deana Lawson. Courtesy Sikkema Jenkins & Co., New York

o 音樂與舞蹈對非裔美籍社群的重要性

05 拉希德.約翰遜的作品〈安托方的管風琴〉。
Rashid Johnson, Antoine’s Organ, 2016. Black steel, grow lights, plants, wood, shea butter, books, monitors, rugs, piano, 189 x 338 x 126 3/4 in (480 x 858.5 x 322 cm). © Rashid Johnso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06 奧奎.奧克波克華斯利的作品〈窮人的電視間〉。
Okwui Okpokwasili, Poor People’s TV Room (Solo), 2017. Performance and installation with wood, plastic, raffia, motor, video projection, and light. Performance: Lincoln Center Atrium, New York. Courtesy the artist. Photo Caitlin McCarthy

07 泰舒文.索立的作品〈近似真實〉。
Tyshawn Sorey, Verisimilitude sessions, 2017. Photo: John Rodgers

08 西斯特.蓋茲的作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庇護所和烈士的日子〉。
Theaster Gates, Gone Are the Days of Shelter and Martyr, 2014. Video, sound, color; 6:31 minutes. © Theaster Gates. Courtesy White Cube and Regen Projects, Los Angeles

o 抽象繪畫

09 埃倫.蓋勒的作品〈破露者〉。
Ellen Gallagher, Dew Breaker, 2015. Pigment, ink, oil, graphite and paper on canvas, 74 1/8 x 79 7/8 in (188.2 x 202.9 cm).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10 茱麗.米若圖的作品〈塑膠手套〉。
Julie Mehretu, Rubber Gloves (O.C.), 2018. Ink and Acrylic on Canvas, 96 x 72 in (243.8 x 182.9 cm). Private Collection. © Julie Mehretu. Courtesy of the artist, White Cube, London and Marian Goodman Gallery, New York. Photo: Tom Powel Imaging

o 新生代時事影像

11 亞瑟.傑法的作品〈愛是訊息〉。
Arthur Jafa, Love Is The Message, The Message Is Death, 2016. Video, sound color; 7:25 mi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Gladstone Gallery, New York and Brussels

o 其他

12 格倫.利貢的作品〈一個小樂團〉。
Glenn Ligon, A Small Band, 2015. Neon, paint, and metal support, Three components; “blues”: 74 x 231 in (188 x 586.7 cm); “blood”: 74 ¾ x 231 1/2 in (189.9 x 588 cm); “bruise”: 74 3/4 x 264 3/4 in (189.9 x 672.5 cm); overall approx. 74 3/4 x 797 1/2 in (189.9 x 2025.7 cm). © Glenn Ligon. Courtesy the artist, Hauser & Wirth, New York, Regen Projects, Los Angeles, Thomas Dane Gallery, London, and Chantal Crousel, Paris. Photo: Roberto Marossi 

13 嘉瑞特.布拉德利的作品〈獨自〉。
Garrett Bradley, Alone, 2017 (still). Single-channel 35mm film transferred to video, sound, black-and-white; 13 min. © Garrett Bradley. Courtesy the artist

14 戴蒙德·斯汀吉利的作品〈玄關〉。Diamond Stingily, Entryways, 2016. Door with locks, bat, 79 x 25 in (200.7 x 63.5 cm). Collection Dr. Gerardo Capo.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Queer Thoughts, New York

15 凱瑞.詹姆斯.馬歇爾的作品〈無題(警察)〉。
Kerry James Marshall, Untitled (policeman), 2015. Acrylic on PVC panel with plexiglass frame, 60 x 60 in (152.4 x 152.4 cm). Museum of Modern Art, Gift of Mimi Haas in honor of Marie-Josée Kravis. © Kerry James Marshall.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Jack Shainman Gallery, New York

16 莎伯爾.埃萊斯.史密斯的作品〈8345個晚上〉。
Sable Elyse Smith, 8345 Nights, 2020. Digital c-print, suede, and artist frame, 48 x 40 in (121.92 x 101.6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JTT, New York,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