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來行銷城市──一個觀光客對於台南新藝獎的觀察

三、四月來台南旅行,就覺得這是最好的造訪季節,台南的藝術空間多元活絡,創作者們的網絡互相串連,在Texture版畫工作室的介紹下,認識了青青土氣陶藝工作室,然後入住了窩窩頭社區營造工作站,旁邊就是創作者喜歡窩著的浮游咖啡,如果做一份創作者的全台討拍地圖,台南浮游咖啡、豆ㄦDOR ART ROOM、台中咖啡道,大概就是「老闆酷酷的但是他懂你」的類別。

在窩窩頭找到了一份四、五年前發行的老宅巡禮地圖,一邊跟著地圖尋寶,半數空間有的已經歇業,有的更改營運模式或名稱,深深感受到地圖只是一個時空片段的載體,經過什麼樣的視角、主題篩選,都有不同樣貌,但這些資訊也不是過期了,如果有時間,拿舊地圖來對照當下也是一種不同的玩法。

於是不確定該去哪裡的一天,這份地圖陪著我探險,逛到么八二畫廊這一站已是傍晚,看到了新藝獎的活動手冊,就想「好吧,來看看這十個展覽和空間吧!」就從一份地圖掉入了另一份地圖。

大約花了四天時間才把十個展覽看完,因為畫廊營業時間大多不長,約下午至傍晚六七點,所以早起出發B.B.art就撲了個空。在逛這些空間的過程裡,也可以參觀附近的景點,例如B.B. Art旁邊的吳園,東門美術館旁的台南司法博物館。

▍各用一句話來形容十個展覽空間與十組新生代與中生代創作者的對話

左:林書瑜|右:楊茂林
  1. 么八二空間

林書瑜 X 楊茂林
「創作者往內心深處探索找到靈感養分之後轉化而成的作品」

林書瑜以自身經驗和體悟轉化為互動作品,畫廊入口的作品,源自戴助聽器而對周遭空間、聲音、觸覺感知都被扭曲的衝擊,也發現自己與自己之間的斷裂,因此製作了〈困囿〉,用駐波原理讓同頻率能量觸發金屬鋼纜顫動,表達自己不善於將情感或能量傳遞出來的這份覺察。

楊茂林從1984年以來用創作反思臺灣歷史、社會、政治、文化等面向,無論是平面繪畫、版畫或雕塑都暗藏了許多符號轉譯與批判可能,這次在么八二展出的作品,一樓是以雕塑和繪畫呈現的鮟鱇魚,「楊茂林形容該系列是他的『自畫像』,他個性中孤僻、內向、獨來獨往、不善與人交往的部分,就跟深海魚一模一樣。」(引句來源

周邊觀光行程:第一天晚上逛了么八二,畫廊旁邊的永樂市場、暖暖蛇咖啡館、慕紅豆很值得一去,阿江炒鱔魚很好吃。

左二:康雅筑|右:盧明德

2. Inart space

康雅筑 X 盧明德
「蟲魚鳥獸花草樹木:民俗神話與物質之間的迷走神經交織錯位」

康雅筑分享在橫濱的駐村經驗:溯溪而行,走訪當地絲的博物館,了解當地城市的轉型,過去以染布為主的產業時代,下游的溪水常是彩色的。在構思作品時,思考如何不去觸碰紅燈區的過往,夏蟬的蟬鳴聲讓她興起科學家的精神、研究蟬的構造,過程甚至讓她暫時鬆了一口氣,覺得「終於可以不必當藝術家」。橫濱駐村的成果以立體的織物做出了一隻大型的蟬,彩色絲線在地上繞成河流的樣子。在展覽中也另外包括了在祕魯、泰國、印尼等其他國家研究當地織物傳統與民俗信仰的作品。

對照盧明德的最新系列的「文化擬態」繪畫作品,以大片揮灑的畫布,背景具表現性的色彩暈染塗抹,應襯著前景線條所繪的蜘蛛網、花鳥、昆蟲與混種生物,延續以百科全書般將圖像拼貼創造新意、圖騰式、迷走、發散卻也工整的美感展現。

Inart space聽完講座的時候,發現沒帶腳踏車鑰匙需要走回民宿,於是怒吃了沙卡里巴小吃群聚區裡的赤坎棺材板,超好吃!獲得心理慰藉。附近的Room A計時圖書館很酷,因為一分鐘收費一元,所以在那裡拿著一台筆電工作會鞭策自己。

上:黃贊倫|下:趙書榕

3. 水色藝術工坊

趙書榕 X 黃贊倫
「疏離與黏膩的反差情感,人與科技、影像的共生存亡」

二樓呈現新藝獎得主之一趙書榕在新加坡駐村、法國拍攝的照片與展覽活動記錄,還有將照片、建築、廢墟與身體介入表演的錄相後製作品,另外也有一些將印刷文字封存於透明壓克力的小型雕塑。呈現藝術家在移動與旅行時的創作歷程與產物。

搭配一樓邀展藝術家黃贊倫結合機械、人與變種生物所呈現的雕塑與平面繪畫。共同營造出一種疏離感,但又好似具備濃得化不開的情感,歡迎觀者共同展讀人與科技共生存亡的烏托邦想像。

水色藝術工作坊在河邊,旁邊另外還有一個大型的展場。再往東走可以到安平與另一個展場索卡藝術中心,但第二天只逛完兩個展場畫廊們的營業時間就結束了。

左二:徐立軒|右:黃建樺

4. 東門美術館

徐立軒 X 黃建樺「人的記憶與動物相關的突發奇想與華麗圖像」

徐立軒的繪畫作品將人與空間重新拼貼、變形、構成在畫面中,引發各種遊戲與敘事想像。藝術家認為從小教育讓人缺少主體性,因此藉由拼貼手法,回顧曾經引發好奇與聯想的畫面,例如手影屏幕的元素、催眠大師,藉由繪畫創作不再恐懼各種腦中重新跑出來的畫面,並且「每天都很期待繪有什麼新的畫面從腦海中跑出來」。

黃建樺的「編碼者」系列攝影作品,以超現實的攝影圖像拼貼各種遊樂園旋轉木馬、滑板場、海水浴場、錯落樓房場景,形成華麗眩目的畫面。

第三天,東門美術館在台南孔廟旁,旁邊的司法博物館很值得一去,免門票而且有逛大英博物館的感覺,而且有拘留室可以體驗被關。

上、左二:謝佑承。右:林珮淳

5. B.B. Art

謝佑承 X 林珮淳「科技ㄎ一ㄤ掉了,新生代與中生代使用科技創作偏好的改變」

觀看謝佑承的作品很有趣,眼前熟悉的靛藍色空白投影畫面不是訊號沒有接好,仔細一看才知道畫面是螢光漆畫成,由紫外線燈管照射,藝術家表示這件作品可以延伸思考在面對不同議題討論時,如何透過「主客體置換」獲得新的理解方式。無論什麼領域,換個角度看,或許會得到新的解答。

走上B.B.Art頂層閣樓,是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藝術家將達文西手稿圖像,以數位手法後製,加上女性身形樣貌,以古典黃金比例塑造出具有未來感的女性樣貌,另外一系列光柵輸出則呈現電腦繪製的女性頭像,眼神凝視觀者後又撇開頭的細膩表情。

當科技有如空氣和水一樣在生活中普及,新生代創作者對於使用科技創作的手法與偏好,似乎有了本質上的轉變,新興的創作者少了些上個世代的科幻想像,多由生活出發的聯想。

第一次去B.B. Art因為是早上所以撲了個空,再度走訪發現畫廊空間很厲害,光線充足的天井,老房子的格局十分大氣,複合式的三層樓格局,中間還有咖啡廳,原來建築曾是台南第二大的百貨公司「美利堅洋行」,而且展出過許多有名的當代藝術家。附近的南十三咖啡據說不錯,吳園、台南公會堂、十八卯茶屋形成的建築聚落也很值得走訪。

上:宮保睿|下:吳梓寧

6. 絕對空間

宮保睿 X 吳梓寧
「生物藝術與未來想像玩世不恭的時髦展現」

胳吱窩毛裡的祕密溝通生態、基因改造健壯到不行的蠻牛,宮保睿以時尚、俐落的手法呈現作品概念,策展人陳明惠在記錄短片中表示,宮保睿「生物藝術的創作手法」與吳梓寧近期的創作相呼應。而展覽中的影片則是吳梓寧早期的錄相作品,飛躍穿梭的「歷史不斷重演」、「一起建構未來」字樣,加上穿著鈔票洋裝的虛擬小女孩,以後人類的想像搭建出深受到同溫層保護、以資本堆疊出的未來光景。

絕對空間旁邊的HO-YO cookies一邊賣餅乾一邊辦展覽,真善美戲院可以看電影,街對面西門傳統市場裡的「什物町」文具店小巧好逛,商品旁有許多老闆自己寫的心得和介紹,整體搭配經營的很用心精緻,藝術收藏家開的「飛石樓」也隱身在附近大樓中,有不定期展覽與收藏作品展示。

陳于文(繪畫) X 黃柳(雕塑)

7. 木木藝術

陳于文 X 黃柳(Krisaya Luenganantakul)
「精巧、細膩具體而微的創作哲理」

陳于文細膩的工筆繪畫,以令人著迷的透視效果呈現從A到B行動路徑的想像風景,細節中缺了腳的椅子、不符合物理原則的陳設都增加觀賞探索的趣味。另外還有在畫布上重遊從小遊玩但被塑膠取代的公園遊樂設施,試圖以不同觀點繪畫同一個景象的一體兩面。

共同展出的泰國藝術家黃柳,兩者同樣有著細膩的創作風格,在色調、尺寸、立體感上,都有一種搭配得當的感覺。策展人陳明惠表示,黃柳以陶瓷為創作媒材,結合紙與瓷漿在燒製過程中造成雕塑結構的變形,很符合此次展覽「變形記」的主題。黃柳的創作也十分具有實驗與冒險精神,講求過程所得而非最後成果,成果雖令人難以預料,但也創新獨一無二。

木木藝術位處於新社區建築,鄰近花園夜市,但還沒機會去逛過。

上右:吳家昀|下:曾鈺涓

8. 甘樂阿舍美術館

吳家昀 X 曾鈺涓
「擲出家庭情感的迴力鏢,遊歷與另一種新媒體劇場」

甘樂阿舍美術館地下室分別陳列了吳家昀與曾鈺涓的作品。吳家昀的錄相投影裝置〈當自由纏成髮絲〉表達一種可能是會持續一輩子的矛盾糾結狀態,源於一個人或許想要脫離家庭,但在獲得自由之後,是否能真的擺脫牽掛的反思:「我覺得每個人都像一根頭髮,看似獨立,也能在風來的時候自由的飄,可是它再輕盈或飛得再遠,髮絲總是連在根上,家還是一輩子的牽掛,它有正面也有負面,也有美好也有痛苦。然後這個狀態就會在生命中不斷循環,直到髮絲斷了的那一刻。」

曾鈺涓展出的作品則創造臉書帳號,並合成影像創造出不存在的名勝景點,讓虛構人物遊歷其中,摻雜進入動態訊息之中,成為一種新媒體創作形式。創作者在展牆上寫著「在網路的戲劇空間中,我們成為自己的製作人、導演與明星。」

甘樂阿舍美術館也是藝術家曾英棟的創作展覽空間,美術館附近有三二一巷藝術聚落可以去走走。

上與左下:Ashokkumar Mistry|右:劉文奇+許庭華

9. 醉美空間

劉文奇+許庭華 X Ashokkumar Mistry
「殘破世界裡的自我探索之旅」

劉文奇與許庭華搭檔創作了一部實驗短片,短片中的主角與觀者對視,試著拿取蘋果,但他和目標物不在同一個時空維度,想要越得不到。創作者反思手機網路無遠弗屆的今日,所有不必要的資訊都唾手可得,究竟自身需要的是什麼?影片中以電音配樂,以及的跳動與雜訊的影像風格建構出作品的氛圍。

印度裔英國藝術家Ashokkumar Mistry多年來以行動、表演、錄相、裝置、程式設計等方式表達自身與世界的關係,這次展出的作品,關於種族、政治、文化消費等符碼,散佈在作品的碎型萬花筒之中。

醉美空間有數層樓,Ashokkumar Mistry的作品位於地下室,劉文奇與許庭華的實驗短片位於樓上,其他樓層還有南應大學生的畢業展,是空間應用很有彈性的台南在地私人展覽空間。

左:吳芊頤|右二:Saya Woolfalk

1o. 索卡藝術中心

吳芊頤 X Saya Woolfalk
「手作潛力極大化」

美國藝術家Saya Woolfalk絢麗的影像風格,探討文化混種的可能,她發明了一個能夠和植物結合改變自己裝扮的女性族群,叫做「同理族」(The Empathics),以此為題展開不同的故事與冒險。藝術家早期也曾製作過簡易的錄相動畫,近期影像風格則趨於精緻化。

吳芊頤的作品以紙膠帶拼貼出具像圖樣,模擬早期電腦的像素畫面,這次以食物為題材創作的圖像也上傳到「蝦皮」購物網站供人搜尋,提出一種另類的作品展覽與流通方式。兩人的作品在對稱與高色彩反差的圖像風格上呼應,並且皆以擅長的手作技法與繪畫風格開展出精采的作品形式。

去了台南索卡,再往西走就可以到漁光島的海灘看日落。

▍關於新藝獎的觀察與疑問

試著描述十組藝術家的作品後,有一種想法:就算新生代藝術新秀與邀展藝術家的作品之間,有著某些能夠辨別與呼應的成份,但關於藝術家之間實際的對話與經驗交換、傳承,在一開始徵選競賽到結束展覽之間,似乎都沒有被強調。如果能有某種彼此共學的交換,或亦師亦友的導師(mentorship)制度,是否對於培植藝術新秀能有更長遠、細緻或系譜性的閱讀?

另外一項十分令人好奇的問題,是12月公告入選的十位藝術新秀名單,如何能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媒合找到相對應的十位邀展國內外藝術家?兩百四十位投件者,如何經過「學院與業界」專家兩輪評選,遴選出最後名單的過程,覺得是值得主辦開啟番外篇製做影片的另一個切入點。

台南新藝獎做為鼓勵年輕創作者的競賽、展覽或平台,(另外還有哪些呢?歡迎提出建議,想要整理另一篇相關的文章供大家參閱)在短時間內媒與藝術新秀合共同展覽的邀展對象,考驗著策展人的功力,但對於包裝與挖掘藝術新秀,似乎不一定有聚焦的作用。例如:我們無法想像英國「透納獎」入圍者,都需要策展人另外配對一位成名的藝術家來幫助提昇能見度。那不只會使展覽的複雜度大幅提昇,更會在搭配的原因上引起很多疑惑。

雖然從畫廊的角度來看,是在藝博會或舉辦展覽上,將成名藝術家與藝術新秀共同展出也是歐美知名藝術經理人與畫廊經常使用的手法,而從十位入選新秀精選三位在台南藝博展出,也有助於創作者作品的銷售與提高能見度,協助創作者找到支持者、觀眾、經理人與藏家。並且,整體活動在不充裕的三個月籌備期間內,已經有高完成度的影片與文字,對於日後了解藝術家們創作脈絡,都有許多幫助。

▍後記

早在4月25日的日記就寫下應該撰寫台南新藝獎評論1. 城市行銷相關脈絡──展覽空間串連。2. 推廣年輕藝術家──新舊藝術家的對話。當時心裡所想的是以「藝術如何行銷城市」為題躍入歷史縱深,腦海裡已經到了古羅馬時代,與唐朝是如何以建築和文化的強度讓異文化懾服,還有寫寫在英國舉辦的畫廊美術館Open Week,增加文章的廣度。但想得太美好力有未逮,最後終於在東莒島上產出一篇像遊記一樣的東西,終於寫完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