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與生活雜技(雜記)

(圖:和隊友Y一起寫的提案)

嗨嗨嗨,各位,週末應該都安排了中秋慶祝吧?

和你們update一下目前近況

||關於工作||

目前組了團隊在挑戰「青年迴響計畫」,這是我第一次認真和其他人合作一起解決問題。在招募隊員時經常被提議該把想做的事情好好拆解、規劃,才能讓隊友了解自己能夠協助哪一塊。就這樣我曾經絞盡了腦汁超過一周,試著把問題精簡化,什麼是最核心的核心的核心呢?我繞了好幾回,可是回答不出來~

原因可能是我仍太執著在找到解決創作者勞動問題的解方,而那真的有千千百百種解方,藝術節(有點像把現有的藝術與教學空間串連起來,讓更多民眾能夠參與)、創作者尾牙、勞動型合作社、人才區塊鏈(接案價格與工項透明化)合約法規專業化mentor app(還沒讀完的合約範本,類似服務?),哇啦哇啦很有趣的行動提案,可是有點鬆散,不知道該做哪個才好(希望不要到最後又什麼都沒做,冏,拆成小塊小塊應該可以做上好幾年。上半年度旅行小誌到現在也還沒出來冏,只產出了一篇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的觀察冏,是否該放手。)

後來,有和隊友的討論才幫助把「如何改善創作者的勞動環境」,縮小為關注政策面向,為什麼政府投注的這麼多的資源,卻難以讓一般民眾親近或享受所謂的「藝文活動」,中間環節到底有些什麼問題呢?(沒有和人討論真的完全定不下來,議題與想法思緒亂跑,謝謝隊友一直把我抓回來focus)

提案完成之後,「迴響」團隊就傳來了第一個任務包,居然是擬訪綱!而且主辦單位非常注重思考邏輯,在指導文件上用細膩的程序引導我們把問題拆的更細,哪些問題是我們的假設?哪些則陳述了事實。我以前都沒注意到過這一點!呼。教學文件也有提出,我們訪問的不是厲害的人,而是會被這個議題影響到的各種「利害關係人」,後來我們就專注在訪問民眾、學生與接案者這一塊。

如果之前有接受這樣的訓練,我是不是就不會在三月自行開始執行的「創作者的非典型勞動與共同工作室研究計畫」繞了這麼多的圈呢?雖然不用假設-驗證-結論的流程,讓做的事情有點亂無章法,但也不是說沒學到東西(有麗,我快把逐字稿打完了,從六月拖到現在sorry!!!)

上個禮拜追蹤了「文化獎助條例修法說明會」高雄場直播與「文化政策學會對議員參選人提問記者會」,補看了一篇年初表演藝術二十六年政府補助演變的講座逐字稿(讚嘆陳韋),整體上來說,對於文化政策、補助制定的歷史脈絡,還有政府與民間的互動、糾結瓜葛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呼,也印證了,一般大眾真的對文化、政策哇裡哇啦的理解興趣缺缺啊~

離迴響任務挑戰截止日只剩九天,希望能順利晉級到大會師的階段。(沒有也沒關係,真的,已學到很多)(另外驚驚,回覆與修改我們訪綱的「思考教練」居然也都是志工,你們假日和凌晨都還在回訊息,真是辛苦你們了)

今天要回朋友的龐克信件,投鴻梅的另一個藝術評論補助,把有麗的逐字稿打完,或許明天來發信問兩個迴響計畫的受訪者能什麼時候約訪,或許能今天做,嗯。

||關於住||

昨天終於定下了住的地方,決定先不去台南了,會在草屯再待上一段時間,對安頓身心似乎比較有幫助(好,我膽小害怕一個人去台南住會瘋掉)謝謝願意收留我的兩人四貓,感謝。

||關於收入(學阿亮的,反正家長很愛問嘛,報給你知)

九月收入
4000收藏雜誌翻譯
5200蕭風茶碗展覽翻譯(工期約兩週?有點忘了)
(p.s. 對我收入低,可是我目前活得還好,對,爸媽,我知道我欠你五百萬,對,我總有一天能還你的)

啊啊,還有,感情的事真的結束了,發覺今天臉書跳出了我們一起的照片,但我居然快速滑過了

好啦,我從以前就是「只對自己有興趣(自)的事感興趣(私)」的人吧,改不了,受不了傷、愛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