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陶藝共同工作室的生成和營運──青青土氣余欣宜訪問

「我們是一個陶藝創作空間結合工藝、展覽、課程教學、自主練習邀請你共同分享手作陶器的樸質之美。青青chin chin ,法文裡乾杯之意, 碰撞出靈感的不可預測性。土氣pottery,用手心栽種陶器, 地就長出遍野生命力。意在尋找生活工藝即陶器的各種可能,捕捉創作者鼓蕩四方的思想及信念。」

2016年六月是一個巧妙的時間點,從南應大學陶畢業的余欣宜,在張清淵、利庭芳等幾位經常參訪國外陶藝家工作室的老師支持下,一起參與了青青土氣的籌備工作。

雖然整修期六個月,從2016年底開幕之今,只有一年四個月,但是在台南開設這樣的一個空間,希望能改善陶藝創作的環境,讓更多人了解做陶的多元、知識與魅力,是大家在多年前就開始醞釀的。創新的陶藝展、步調悠閒的課程,許多意想不到的故事被述說與交換,也成為許多創作者、學生、上班族的重要聚點。

余欣宜覺得和創作的時期總要往內心深處挖掘相比,現在的狀態開心多了,經營一個空間運用攝影、寫字等多種技能,在教學中與人切磋、與許多創作者互動。她目前正在邀請十二月來展覽的日本創作者高橋由紀子,這位創作者擅長用絞胎的方法,創作多彩規律的圖騰,而每塊絞胎都需用手鍊制,並且控制每塊色土一致性,有在研究陶藝技法的人就知道這難度有多高。

以下為2018/4/18 與余欣宜訪談的錄音檔,以及整理過後的逐字稿。

空間生成

Q 你現在在研究什麼?

排窯,最近Todd他們會在南藝大燒大柴窯,那個窯大概是從窗戶到我們現在坐位置的那麼大(十幾公尺),需要一層一層的擺滿作品,要湊緊作品和木柴去燒,這是一年一度的盛事。

Q 青青土氣這裡大概是什麼時候開始?

2016年十二月,從六月承租到整修大概花了半年,原本這裡屋況蠻差的,前後隔間和樓上都是我們打通的,樓上原本有三個小房間,是一個很小的個人宿舍,所以把它打通花了一些時間。要整理,加上之前也沒什麼改造的經驗,所以就要慢慢收集資料、找廠商。

Q 可否聊聊學陶到經營這裡的過程?

當時就是蠻喜歡這個材質的,所以就用這個材質的特性去做了一些堆疊跟作品。大學畢業就馬上接這裡,和利庭芳老師一起弄,她是我大學的老師。

她覺得台南蠻有趣的,可以做一些事情,然後我剛畢業對於創業或是要弄一個空間也是蠻有熱情的。可能就她長期在國外或駐村接觸過的,一看到這樣的格局,就覺得可以把那些事件塞進來。但這裡是累積起來的,不是刻意規劃這裡要幹嘛、那裡要幹嘛。

每個國家共同空間這件事情都在發生。尤其是「陶」它是比較有趣的吧,因為它很需要交流,不能自己一直埋頭苦做,因為技法太複雜了,如果你不交流、不互看,你可能光一個人學不完,或是視野會很狹隘。所以陶藝工作室其實還蠻有趣的,發生在各地。日本和韓國就非常蓬勃,歐洲我是比較不了解,但一定有,美國又更多,幾乎每一個社區裡面都有,只是形式不一定是大家都很類似,可是基本上脫離不了工作室這個聚集點。

因為大家都很喜歡做,然後很喜歡凝聚,在一個當地。因為一個實用陶,你必須做、慢慢產出,發酵這樣子,只是在台灣就慢慢的。

Q 這裡變成是一個創作者定期的聚點,和傳統大師開班授課或觀光客的體驗做陶的地方都不太一樣,你可以描述一下所看過的共同創作、工作的空間的形式大概是怎麼樣?

有的話頂多是做到常態的課程,像是在台北,可能受限於房租,所以沒辦法這麼悠閒的去營造這一個氣氛,如果店是開著,可能就需要把時段填滿,課程接著課程,才有辦法有足夠營收負擔經營成本。

一開始大家可能也沒想到可以這樣弄,可是慢慢開起來,其他地區的人也覺得可以這樣做也不難。

一直以來大家可能都沒有很明確,覺得開開陶藝教室、體驗就ok,可是南藝那邊的訓練,工作室是很重要的,一個人需要有一個基地,才能慢慢的跟那個媒材和空間做出東西,這個地域性在陶藝上是非常重要的,譬如說你到台南,你就會用這邊的土,或是這個空間的釉和其他的一些東西,去產出你跟這個東西之間的連結。

像前陣子這邊有一個法國的客人,他們在巴黎北部的村莊也有很多陶藝工作室,但不知道為什麼,因緣際會就跑來這裡做了一個月的時間。他們願意使用這裡的材料跟氣氛去做東西的那種感覺,是比較有趣的,反而不是我一定要做出多特別的東西,而是使用的材料它有在地性,是工作室很重要的。

會有這樣比較特別的觀點,就是南藝的老師,上週有來辦工作坊的張清淵老師,他感受到那樣的氣氛,他覺得這樣的方式,帶學生去看,然後我們又是下一輩又進而被影響的人,所以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才確定在這裡發生。

Q 你說去哪裡看?

譬如說,清淵老師會帶著庭芳老師去美國藝術家的工作室去拜訪,所以他們才有這樣的思維,可以這樣創造一個空間,然後,直到我們這一代,剛好在這個時間點,才能實踐這樣的一個事情,這個過程其實是很漫長的。或許早在二三十年前他們就那樣做,可是沒有人想說在台南也開一個,可能大家都太專注於自己的創作或工作。

展覽安排

Q 現在這個空間樓下分成兩半,一半是展覽空間,另一半是日常器皿的展售部分,樓上則有拉胚的機器、窯、作品放置乾燥的地方,還有各種釉料和陶土可以使用,所以這幾個空間從一剛開始到現在的使用情況,可以稍微講一下嗎?先從展覽好了,像是辦展的頻率大概是多久一次?

原則上是一個月一次,去年營運下來,因為沒辦法一直邀請到那麼多,在現在的條件下,我們已經盡力了,去年好像有辦到八次吧,其中有幾個月是空的,可是我們還是會抓一些作品去,譬如說「柴燒」,一次定一個與陶相關的主題,還是一樣把空間填滿。譬如說有一次的主題是瓷土,我們就會把實用陶相關的作品抓過去,然後介紹瓷土這個東西,或譬如說比較特別的釉抓過去,主題性的。

有展覽的時候,當然如果能夠邀請到不同藝術家,或不同國籍越好,因為我們就是想知道這媒材的可能性,努力的邀請中。過去邀請的可能是他們都有待在台灣很長的一段時間,作品運送都還算容易,這次是直接邀請日本的藝術家來展。

Q 下一檔嗎?

應該會到年底,因為他們還在做作品,大家都很忙,要提前喬這樣。

Q 現在是四月,你已經在喬十二月的展覽了!

對啊,我們會先邀請,請他選自己適合的時間,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她自己的規劃,譬如說前半年他會在哪。所以遇到喜歡的陶藝家,就會先和他詢問意願、時間。

Q 他會來這邊現地創作嗎?

比較沒辦法,他會帶自己的作品過來,然後那樣的移動就會變得很複雜,比現地創作還複雜,因為陶很重,然後你要包好,整個過程不要壞掉,那一是個非常複雜的移動過程,然後又不可能用寄的,怕寄的過程裡會壞掉,或中途又發生什麼意外,所以我們才會親自帶、親自包好。

Q 所以現在有談到一個狀態確定他可以來展,可以和我說他的名字嗎?

有答應了啦,應該也是會。她是一個日本的藝術家。(遞高橋由紀子的名片)

Q 所以她的作品讓你很喜歡,想要邀請的原因是?

因為她之前有來過南藝大,有看過她的展覽,可是只有一個月。這是她的作品,就像日本在做壽司一樣,然後去拼色土。可是如果有在做陶的應該就知道,這個技法其實蠻難的,因為你要去揉合每一塊色土,就是要徒手練,之後就是要把它拼在一起,可是拼跟拼之間每一塊色土乾濕度不一樣,它很容易出現裂縫,所以她做的其實很難,她的網站裡面有更多作品。

這個技法叫做絞胎,就是把不同顏色的土混在一起,就可以弄出她很可愛的風格,這是台灣目前完全沒有人可以挑戰得到的。

Q 所以這塊板子是你跟他買的嗎?就把它放在你的信件堆裡?(笑)

因為最近有提到它。這個非常非常難做,因為它不是拉胚或一塊板子就可以解決的,你看到一個顏色就知道要備一塊料,在把它拼在一起,壓成她想要的紋路,很厲害。

最主要是這邊邀展的作品,能夠帶給這邊、台灣喜歡陶的人有點衝擊,或是覺得很有趣,就是能觸發一點,那就夠了,不一定它是一個很正規的畫廊,需要你很正式的來看,它就是一個你經過、你想要來看這檔是什麼有趣的,你就進來看,哪種很輕鬆的感覺。主要弄展覽也只是這個小小的心願。

Q 可是用展覽會不會花很多的成本,用邀請的話?

應該會越來越貴吧,如果我們想要的越來越高。就是當然你要付出的,你要邀請人的成本就要付出啊,可是那都還ok。因為大家都是很有熱情的啊,不可能因為成本考量就不去做。

Q 所以就是會和喜歡的陶藝家談,然後怎麼樣的合作模式也是談出來的?

基本上大家人都很好,主要就是台南藝術大學陶瓷組,像張老師就常會帶外國人進來,因為有這裡的出現,外國人可能來市區玩或逛,這裡就會變成他們的一站。他們來看,都還蠻喜歡這樣的氛圍,可能是老房子啊,台南感覺的店。如果我們想要展覽,他們也會很樂意在這樣的空間呈現。畢竟這樣的氛圍也是很台南的吧,如果能在台南發生一些事情還蠻有趣的。

營運銷售

Q 好,所以一樓另一邊的販售區,還有展覽的作品應該也是可以販售的吧,你們的販售方式?有用什麼樣的網路平台嗎?

因為其實陶如果拍照,它跟實際上觸摸和視覺看到的感覺會差蠻多。之前我有試過把它拍得很漂亮,可是人家來看覺得它怎麼這麼小,或是怎麼質地會是這樣,就會造成很多誤會,所以就是盡可能讓他們來到現場看。

Q 一般的陶藝可能比較不像藝廊,像是說有很多陶藝家被簽、被經營對不對?

我覺得現在藝廊的風氣比較沒有那麼盛行了。一般就是提供一個平台,讓藝術家曝光,年輕一輩大概是這樣被對待的吧?

Q 其實我想問的是說,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或陶藝家透過像是instagram販售他們的作品,因為它可能和其他食物擺設起來,或是花、空間,照片的感覺好像會很不錯。可是藝術家被簽下來,好像自己私下賣是不可以的。

沒有,我們沒有簽他們。這裡只想提供的是一個平台,譬如說有一個展覽空間,你可以來到這裡,可能幫你彙整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創作者,他們各自還是有自由的空間。就是做到現在,那個市場也不足以讓我們可以去簽很多人,也沒有那樣的能耐,那個部分太龐大了,可能一時之間也還沒有辦法去處理。其實我們只是站在:我們是創作者,我們需要怎麼樣被對待,而去生產出一個空間。所以那個角色跟(畫廊)是很(不一樣的),就是我們可能沒有辦法跟你保證,我們只是共同在創造出一個事情,可是是好或壞,我們只能盡量,可能利益的部份就是好的時候大家一起好,不好的時候就是大家一起承擔這樣子。所以關係是比較友善的,不是那麼利益的方式,他們也很能理解啊,因為現在的狀況就是這樣,我們也很努力的,讓這裡更多人知道,也努力的做好作品。

Q 所以作品的販售主要還是現場為主?

有人來現場,或本來就知道,一個帶一個本來就有在買的,可是光靠比較有能力的人買還是不夠,可能就是需要年輕人,就是看到這些東西他是有感覺的,然後願意,就變成是普及化這件事情。可能買陶藝品是一件很特別的行為。網路的經營只能說沒有時間。就是之前有在PO那些實物,可是後來事情太多也分身乏術,也沒辦法專注在(拍攝和為陶藝品)營造氣氛這樣子。

教學取徑

Q 可能就是整個空間的營運有太多事情要顧,而且主要的營收還是要靠教學和使用券的部分來cover?

教學一定是最穩定,其實一開始會弄教學也不是為了要賺錢,賺錢是一定要有一個辦法可以cover,可是你必須要透過教的過程,才能讓觀者知道這個東西有多難做,或是你做完才能體會說,原來這個東西跟你想像的不一樣,才有那個教學空間,不是我想要開個補習班這樣。那個出發點就是,也是為了要推廣(笑)。最終我們的理想就是想要讓這一塊能夠變好,所以設了很多不同切入的方向,讓大家來接觸這個,不然以現在台灣的狀況、經濟和整體的氛圍,就是還沒有到那樣,家裡要換什麼樣的器皿,都還不到吧。

所以就是透過課程,還有很感謝來這裡做了一段時間的人,他們很願意去外面推廣,或是自己經營品牌,我覺得那都很好,就是他們願意用自己的方式幫我們擴散想要傳達的理念。大家可能看到了他們,就知道大家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可能可以回來討論這個碗的技術也好,顏色也好、實用性,就是回歸到我們想要去推的,都很有趣,當初沒有預料到會有這樣的發酵。

Q 所以現在的師資主要是你在教嗎?

除了我還有紅豆,其實大家都有在教,最近的狀況可能我比較忙,就會問另外幾位可不可以幫忙教,和時間上的狀況。

Q 所以現在有手捏的課程,比較針對土和釉料去詳細講解。另外就是拉胚的課程,主要是定心和上釉的技巧。

就是基礎的,譬如說手捏讓你知道怎麼用手,光靠手,去做一個你想要的東西,帶一些技法或成形方式,像你要做一個杯子,如何用手捏的方式去做,然後拉胚就是你要拉一個杯子,我教你用拉胚的方式去做,就是我們的輔助工具不一樣。

Q 所以它們都是一期課有四堂,維持一個月的時間,然後再上進階?

每個人上完一期課的狀態不一樣,譬如說他可能想要練習一下,先消化一下,慢慢的在消化的過程中,自己產出一個脈絡,開始他喜歡的風格是什麼,或是他不喜歡的風格是什麼,他可以開始創作。等到他又需要更進階的學習時,就會問我們能提供什麼樣的知識,因為現在網路也很方便啊,你想要學什麼技法,影片看一看,變成是基礎打穩,你們剩下的自己去尋求自己想要的風格。

現在也會透過工作營,不同專長的人他可能來到這裡授課,然後你可以學他的手法,看他是怎麼做的,就是多吸收一點。會以這樣的方式。

因為進階,有些人可能追求的就是你要拉更大,可是有些人追求的可能就不是東西要拉這麼大或蓬勃。如果有更想要去挑戰的東西,可能就會引導到你要不要去考研究所,或是更專業的地方。這是一個中繼站,也是我們能夠一起工作,一起相處的生活。

青青土祭

Q 所以最後還有一個「青青土祭」,算是這個空間它又另外辦的一個市集活動,去年好像有十二攤,大概是怎麼樣篩選這些創作者,以及舉辦的效益,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嗎?

就是希望能幫到創作者,辦越大越好,如果有機會可以再辦的話,就是不會只有在我們這裡,可能拉到別的店去串連。因為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就是我們身邊看到來來去去很多人,都是在做陶,可能有些人會用網路,可是很多人也不太會使用,不是那麼容易可以被認識,只是純粹把他們抓來這裡,讓大家可以好好的對話。

譬如說你看到他們的作品,你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東西,問他是怎麼做,或是想跟他有更近一步的交流,就是純粹介紹創作者給大家認識,用比較聚焦的方式,這樣的市集大家都在做陶,彼此之間的衝擊,跟消費者與他之間的衝擊。

我覺得很多時候,創作者是必須出來被社會給檢視,譬如說你做的東西是陶,要精進,不要只是滿足於現況,有很多問題,看這些問題被聚在一起的時候的效果。

先把認識的抓過來,比較熟悉的,因為你才第一次,也不敢弄得太盛大,可能大家都還沒準備好,其實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關於對陶、對物的尊重,以及創作心路歷程

張清淵老師在上次的工作坊有分享到一次對他做陶與教學蠻關鍵的經驗:

有一個好朋友在日本工作,小孩上了幼稚園,有一天幫他的朋友去幼稚園接小孩的時候,就看到幼稚園的層架上面,所有的鍋碗瓢盆都是陶作的,陶杯、陶盤啊。

就是一般認知在幼稚園的狀態,小朋友東西都是拿了就丟。可是他就問幼稚園的管理者,你們怎麼會讓小朋友用這樣的東西,不怕摔破,或是不會太貴嗎?

那個日本的幼稚園老師就跟他說,我必須從小就跟他們說這東西是會破的,請他們好好尊重這個東西。所以日本人是很慎重的看待「物」這個東西,譬如說他們要吃飯,碗就是要認真的對待。可是台灣的小孩碗就是乒乒乓乓的這樣亂丟,就是從這樣很小的一個連結點上,你對物尊重,你對人的尊重當然就不會差到哪裡。

就是從小的教育就能影響到他們的文化,他們對人跟人之間的尊重,對物的尊重,都是這種有禮貌。這樣的教育可以滲透到幼稚園,而且全部的人民都有這樣的意識,讓他很訝異,因為過去都沒有這樣想過,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從來沒有人會跟我們說,你要尊重一個杯子。

Q 所以這是觸發他學習陶藝的點嗎?

他本來就是學這個,可是從來沒有想過這麼小的行為,或這麼日常的東西,可以影響到一個世代,或是一個文化的行為。他才意識到這個東西是重要的,有這麼大的實力,或需要有人去做,那是他當時的一個心境。

因為他本來就在做陶,所以對那個地方為什麼在用陶的餐具才會有疑問,然後才反思如果是他,那麼回到台灣的社會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一個改變?

他是一個大家都覺得他很偉大的一個老師,我也不是一個被他正式教過的學生,可是能從大家的口中、眼中,知道他是一個很努力認真在為台灣的陶藝圈做很多事情的人。他不再只是我做了一個東西,我單單只是能夠在市場上賣多少的立場去做一個藝術家。而是在為這個世代在努力的。

Q 你是為什麼想走創作這條路呢?目前自己覺得走的方向?

做創作,就是被推著走,沒有特別覺得要做,就是以前念書的時候,覺得自己做創作沒有那麼快樂的時候,我沒有覺得自己一定要一直做這個,因為我覺得好像沒有那麼適合跟……。就是我覺得那個跟我反射出來的東西,我覺得有趣,就是因為你的一個情緒,跟你的一個狀態,你能產出一個所謂的藝術品或什麼,那個是有趣的,可是就是不一定。

我沒有那麼大的一個熱情說我要一輩子做這個,因為我並沒有在那個過程中覺得我是舒服的,或是快樂的。就是我不是那種……東西做一做會覺得開心,我反而就是覺得,那是當下的一個狀態,有一個東西可以記錄。

可是慢慢的就是,好像覺得自己有一些其它的能力吧。可能比起同年紀的人,比較有其他的路線可以去過生活這樣子,然後就慢慢的,剛好很幸運的就是有了這裡。試著每天都在學習啊,或是怎麼調整自己,覺得現在的狀態好像是比較ok的吧。沒有辦法一直做做做,然後解釋自己為什麼要做。

Q 所以南藝大是只有碩士學程嗎?

也有大學生啊,大學的科系很少,我比較知道材質系,材質系是為了要能夠銜接研究所而培育出來的學生。應該一開始他們只設研究所,可是畢竟你想要去研究,比如說在陶藝這塊,他可能以前是業界的,或是他是在台灣本來就做陶作很久,或是別的科系的,對這個技術有更深入的研究,所以他進入到研究所。

可是它到了一個階段,這樣的人力或人才都已經循環過一次,該考要考上的都已經學出來,他就沒有學生啦。沒有新的再產出了,所以它們需要有更新的空間去培育新鮮的創作者,你懂我的意思嗎?

Q 所以現在大學部是只有材質系嗎?

沒有,別的系也有。

Q 陶藝是歸在材質系裡面?

材質系裡面有金工、纖維、陶藝,就是有一部分是為了要銜接他們的研究所。譬如說你高中升上來,我讓你什麼都接觸,你也可以玩視覺啊、玩設計啊,你也可以玩材質。總有一些人是對材質特別敏感,或是有興趣。你再接著,如果你要研究,就是可以選擇繼續念南藝的研究所。

當然也是有人好好工作啦,因為就是大學加研究所這樣的訓練,總要有多元的人才來讓老師篩選研究所的競爭吧,譬如說像現在社會人士,突然要你去考研究所或其他媒材的研究所,你也不知道從何做起啊。你一定是有工作經驗,觸動你讓你接受到這個材質,然後你想要去學。可是該去的就去了,不該去的也進不去,因為他還沒到那樣的程度。

Q 我會覺得有時候這樣的分類,譬如說視覺和材質就分了,可是譬如說做材質的人對視覺又很有興趣,或是對影像很有興趣,可是你就要選一個,這對我很難,很難去選。

對啊,這很煩,可是大部分的人就認它的歸類啊。可是有時候,譬如說現在我要拍照、要寫字,要一個人去身兼各種領域,我覺得那很有趣啊。

可是大部分的人就會覺得,我的專長是陶瓷,你叫我弄這些幹嘛。大家觀念不一樣吧,對我來講多學一個就多一個技能,如果有一天這些技能都用上身的時候,我就不需要找別人啦,就是我也可以弄成自己想要的,如果技術輔助夠的話。

譬如說我找一個很會寫的人,他根本不會做陶,要叫他怎麼寫?之前剛開的時候,就叫我朋友幫我寫一些,可是寫出來的東西超沒溫度,因為他根本沒有碰過土,然後大家的領域都只專精在自己,可是他沒有意識到這都是一體的,其實都不要排斥去接觸,而且也沒有說好或不好。譬如說你做出來人家說很適合你。我也沒有寫的很深奧,可是大家覺得你寫的這裡的人都能夠體會,這樣就夠了啊,不一定所有的都要經過那樣的形式化才叫好。

然後也蠻感嘆台灣很多在做陶的,他們不太會去行銷自己,或是會行銷的反而不是那些會做的,你要怎麼讓大家動起來,譬如說日本的陶藝家好了,他們都會自己設網站,然後把網站弄得漂漂亮亮的,讓你知道這是我的作品、這是我的形象、這是我的全部。

可是我目前接觸到的,可能叫他們加入社群網站,他們會覺得沒時間。就是不知道問題在哪裡,不知道其它類的會不會。

Q 應該說創作者很常有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市場會在哪裡吧,然後就做做做做,或者是中間卡著的時候又沒有一個社群可以幫助,種種問題實在太多了,所以很難說出來現在要往哪個方向走,譬如說,我現在要做一個網站,他真的能夠有效幫助我把東西推出去嗎,或整理作品集?

不用想那麼多耶,他不用想市場在哪裡啊。只要你把你的作品準備好,市場就在你這裡。

Q 可是就是不知道怎麼把自己準備好這件事情。

譬如說你做出了一個杯子,你好好欣賞他,然後幫他拍拍照,幫他弄一個簡單的instagram,你把它弄出來,這樣就好,拍拍照他們也覺得困難。

Q 是啊。

可是為什麼會困難,我們沒有一定要你拍攝的光線、或是角度非得像藝術品,就是用你的方式拍就好。我自己是覺得這樣,他們會覺得沒辦法,會不會太商業、很醜,或是各種……覺得要到某一個境界,才能再去做那個事,可是這樣就會沒有辦法、不夠普及啊,或是它就不那麼輕鬆,反而你就都不用作了。

青青土氣 FacebookInstagram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木乃雲屋 mzystudio.com/一個陶藝共同工作室的生成和營運──青青土氣余欣宜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