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文化符碼、促進公民對話 ──Hank Willis Thomas 的創作實踐

翻轉文化符碼、促進公民對話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的創作實踐
編譯|吳礽喻 圖版提供|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

哈佛大學建築藝術史與非洲非裔美籍研究助理教授莎拉.伊莉莎白.路易斯(Dr. Sarah Elizabeth Lewis)在專文介紹漢克.威利斯.托馬斯(Hank Willis Thomas)的開頭引用了兩句話:2016年在訪談裡,托馬斯表示「所有藝術都是政治性的」,先於他九十年前,首位在哈佛取得博士學位的非裔社會學家杜.波依斯(W. E. B. Du Bois)也發表過類似意見「藝術是政治宣傳(propaganda)而且必須這樣,就算那些純粹主義者哀泣……我一點也不理會那些不能作為政治宣傳的藝術。但我在乎政治宣傳只落得單方、片面發聲,而其他人被剝奪噤聲。」

如何訴說關於族裔的歷史與共同創造未來?從二十世紀初就開始竭盡畢生探討這些問題的非裔知識分子們,不只社會學家杜.波依斯,還有哈林文藝復興劇作家朗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教育家與藝術贊助者阿蘭.洛克(Alain Locke)等人,新一代的創作者依舊在這條道路上追尋答案。在社群媒體成為多數人交換訊息,但卻日漸造成分歧對立的今日,藝術創作如何凝聚焦點、翻轉文化符碼、促進公民對話?

莎拉.伊莉莎白.路易斯表示「有一個論點在這場辯論的核心中逐漸開拓出一條道路:如果關於美國黑人歧視性的圖像、廣告,以及一般人對黑人的刻板印象被正當化,成為對一個族群施行公民暴力與政治壓迫的正當理由,那是否也能從文化著手,來挑戰這些敘事方式?二十世紀初的藝術家亞倫.道格拉斯(Aaron Douglas)、梅塔.沃里克.富勒(Meta Warrick Fuller)、雅各布.勞倫斯(Jacob Lawrence)、羅瑪爾.比爾登(Romare Bearden)創造了許多描述非裔人士如何在美國土地上受到二等公民對待、將視野放寬審視世界各地的黑人離散經驗、與刻板印象相抗衡的「反敘事」(counter-narratives)。他們創造視覺藝術的克里奧爾語(creole),是羅瑪爾.比爾登揉雜林布蘭特的光影,加上黑人民謠、剛果與許多其他非洲文化色彩,慶祝非裔美籍人特有的生命經驗;是雅各布.勞倫斯描繪黑人大遷徙,追隨希望、機會、方向與急迫感的系列繪畫;是梅塔.沃里克.富勒挑戰雕塑中理想的美學、族裔樣貌;是亞倫.道格拉斯創造出來描述非洲大西洋歷史新的視覺文法語彙。漢克.威利斯.托馬斯延續了這些藝術家與文化工作者留下來的珍貴遺產。」

▍從攝影檔案到廣告消費的黑人印象

如何翻轉具傷害性的影像敘事?托馬斯在過去二十年來以多樣的創作手法挑戰黑人身分的再現。從個人的生命經驗中扣問:自己的親人在夜店中被誤殺,只因有人想搶奪他身旁的人的金項鍊。鏈條是當初黑奴買賣時身上的枷鎖,卻也是當代人渴望代表身分地位的物件。他從2003年開始「被品牌標記」(Branded)系列創作,連結奴隸販賣史,控訴美國運動體制、大品牌企業剝削運動選手,尤其是為學校及企業賺進百萬美元的大學生運動員,甘願做免費勞工,過往奴役制度在黑人身體上留下的鞭打痕跡轉化成運動品牌的商標,成為他們效忠的意識型態。

莎拉.伊莉莎白.路易斯寫道「托馬斯的取材,訓練我們凝視那些經常逃脫在種族再現論述之外的東西:消費主義的推進力,品牌、服飾與配件如何授予地位。」在紐約長大的托馬斯目睹像Air Jordan運動鞋和JanSport背包等日常用品,如何被視為生命般重要的物件。人會因為槍或一件外套而被殺,他想探討這些東西究竟如何變得如此有價值。

早年在週六夜現場等脫口秀節目工作,發想製作關於嘲諷廣告的段子是他的一大啟蒙。廣告是集眾人之力的產物,沒有單一一位創作者、「攝影師或藝術總監能夠宣稱這是單屬於他的著作」托馬斯說道,因此也忠實反應出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他相信,最可笑的是當種族被所有人視為理所當然的現實,他的目標是告訴我們種族是如何被虛構出來的。

他把「種族」理解為一種「分化與征服的策略,讓人們繼續爭吵,其他人趁機進行宰制。」什麼時候文化變成規訓與烙印的工具,使得人與人之間無法把對方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他想用藝術來扳倒那些阻礙人們放下成見、交流共感的既有敘事,增進人民集體能動力。

▍從母親的攝影檔案到一場串連全美文化機構的運動

托馬斯的創作取向從檔案(archive)出發,成為發展概念的工具。事實上,托馬斯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藝術家,但他的母親戴伯拉.威利斯(Deborah Willis)是一位長期以來系統性疏理、批判、滋養著黑人攝影古今歷史輪廓的學者、策展人、攝影師。她所積累的出版著作、展覽、孜孜不倦的教學已經為這個領域奠定了一份重要的檔案庫架構。

托馬斯的作品利用這些歷史檔案,以跳接的方式剪輯了過去與現在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面對似是而非的權力壓迫,人們如何看見框架的侷限,為自己的社群發聲。

在平面的作品中,他增進觀者與作品的互動,或是先提取攝影作品中的「刺點」(punctum)把其他的背景隱藏,觀者用手電筒互動才能反射出周遭的社會背景,為觀看經驗添加更多層次與可能性。

在參與式計畫中,公共空間成為討論議題、吐露真話的匯集之地,〈真相是…〉我看見了你、我就是你、我害怕你、我嚇到了你、我抗拒你……,這些對話框標語散佈在舊金山大學校園內,並且翻譯成二十四種校內學生的母語。後來這件作品受公共藝術基金邀請,到紐約布魯克林再次呈現,托馬斯希望以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減輕「他者」被物化、過度簡化的傾向。

波特蘭藝術博物館策展人莎拉.克拉耶夫斯基(Sara Krajewski)在2018年共同策劃呈現了漢克.威利斯.托馬斯的個展,她認為「托馬斯著重在捕捉我們共同的人性,是對社會疏離、非禮、對特定族群、性別、信仰、性別認同、身心障礙與其他不同之處持續誤解與壓迫的解毒劑。」並且引用了詩人克勞蒂亞.蘭欽(Claudia Rankine)在2017年與托馬斯的對話「你希望被視為完整的一個人。唯一的方法是讓我們處在一個關係之內……對我而言是那是抱持著你所有的不同之處,不是只有一個、兩個不同,而是所有的不同,所有的時候。當我只要錯失了一個,我便停止看見你。那個被看見的欲望是我們都想要的。但這裡卻是美利堅合眾國。」如何在不同之間搭建橋樑,無論是在美國整體上而言,或是單看一個舊金山大學的校園內,都是明顯的困境。

托馬斯藉由參與「Cause Collective」與「For Freedoms」兩個組織,策動更多促進種族平等的計畫,核心價值是讓人們能夠看到彼此之間的獨特與完整性,使用新型態的公共藝術、社會實踐與體制批判等方法,由行動者帶領、提問來做為藝術形式,用思辨與參與成挑戰作者階層與權力,他們的作品建立在這些關係的搭建上。這些平台與機會,仰賴的是參與者的信賴、投入有意義的內容,並從這些對話延伸探索互為主體的可能性,把接受到的想法擴張到藝術空間以外的社群。

策展人克拉耶夫斯基也探究了舊金山灣區風行的團體行動(collective practice),包括蘇珊.拉西(Suzanne Lacy)、克里斯.強森(Chris Johnson)拉里.蘇爾坦(Larry Sultan)、邁克.曼德爾(Mike Mandel)、哈瑞爾.弗萊撤(Harrell Fletcher)、米蘭達.裘麗(Miranda July)和加州藝術大學的學生都在公共空間做了一些實驗行動,以社群為基礎的共同創作。托馬斯2000年在加州藝術大學就讀時也受到影響,於2007年籌組「Cause Collective」,結合各個領域的藝術家、設計師、民族誌學者,重新想像公共藝術如何能促進對社會議題有意義的討論。

〈問題之橋:黑人男性〉(Question Bridge: Black Males)原本是希望觀察來自不同社經階級的黑人男性對同樣的問題有什麼樣不同的見解,卻發現每一個人所提出的答案互相交織串連出相互扶持的生命經驗,單一身分認同的刻板印象不攻自破,後來延伸成為蒐集一百六十個橫跨各個年齡層的黑人男性,從大學教授、到監獄囚犯,互相提出一千五百個回答,刻劃複雜人生問題的線上教材庫。「經由發聲的力量為他人存在」策展人克拉耶夫斯基寫道,她想到奧奎.恩威佐(Okwui Enwezor)在2007年的專文「生產社會空間做為藝術創作」(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Space as Artwork)裡所提到的分析,「早在1952年概念藝術正式開始重新定義『觀者』的十年之前,法蘭茲.法農(Frantz Fanon)就在他經典的心理分析研究《黑皮膚,白面具》質疑了單一質性的觀者概念。法農從殖民論述裡主僕關係裡的自我與他者來重新審視『主觀』,並把語言的重要放在前位,因為『說話即是完全地為他者而存在』。」

其他Cause Collective的參與式計畫「尋真」(In Search of the Truth)也有著根莖式(rhizomatic)的拓展力,自2011年以來,旅行至愛爾蘭、阿富汗、澳洲、南非與幾乎美國每一個州,搭建一個能夠一次讓一個人進入錄音的充氣裝置,以「真相是…」為句子的開頭,鼓勵民眾訴說忠於自我的真理。他們相信「真」是使一個人難以被駁倒的因子,也持續探索個人價值與社會現實之間的角力關係。這件作品在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運動後展開,當時在北非與中東人民用社群媒體串連發聲,時至今日,社群媒體似乎成為假新聞與仇恨的溫床,與現實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礎脫節。但Cause Collective從「尋真」計畫中看見人與人之間尋求連結的強烈動機──他們搜集到許多關於愛、希望、害怕、快樂的情感表達,少有仇恨。他們希望能由這些社區居民來定義什麼才是真理、確實、有價值的。在2016年巡迴至底特律、密西根、克蘭布魯克學院美術館(Cranbrook Art Museum)時,當地水資源之爭還不是一個被公開談論的問題,藉由這個計畫他們搜集到了當地一千位居民的宣言、感想,當這些人的影像與聲音被投射到美術館的牆上,形成巨大的力量,平時被忽略的社會邊緣人也被看見、聽見。

托馬斯從2016年以來參與首個由藝術家組成的「For Freedoms」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PAC),原先是打算推舉托馬斯參政,後來轉為策動政治文宣、傳播訊息、品牌管理來支持其他政治參選人與議題。「For Freedoms」取自於羅斯福總統提出的四大自由「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貧困及免於恐懼的自由」,持續動員藝術家、一般民眾實踐開放對話、公民參與、直接行動。在各地的市政廳、戶外大型廣告立牌、展覽空間都可看到他們的痕跡。

▍圖說

01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的作品〈被品牌標記頭像〉。
Hank Willis Thomas, Branded Head, from the series B®anded, 2003, Chromogenic print, 99 x 52 inches, © Hank Willis Thoma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ack Shainman Gallery, New York. 

02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的作品〈棉花碗〉出自於「異果」系列。
Hank Willis Thomas, The Cotton Bowl, from the series Strange Fruit, 2011. Digital c-print. 50 x 73 inches. © Hank Willis Thoma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ack Shainman Gallery, New York. 

03 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的個展「漢克.威利斯.托馬斯_萬物皆平等……」中的「刺點」展區,首件作品取材自南非種族隔離期間被逮捕的人,從卡車的呼吸孔伸出象徵團結的手勢,作品以祖魯語的〈力量〉(Amandla)命名。
Punctum section of Hank Willis Thomas_ All Things Being Equal… at Crystal Bridges. Amandla (right), Hank Willis Thomas, 2013. Collection Jack Shainman, New York, L2019.6.35.

04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的作品〈興起〉。
Hank Willis Thomas, Raise Up, 2014, Bronze, 112.2 x 9.84 inches. © Hank Willis Thoma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ack Shainman Gallery, New York. 

05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的作品〈格爾尼卡〉。
Hank Willis Thomas, Guernica, 2016.
Mixed media including sport jerseys.
131 x 281 inches
© Hank Willis Thoma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ack Shainman Gallery, New York. 

06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的「逆向反射」系列作品。

07 左方雕塑為漢克.威利斯.托馬斯作品〈權力屬於人民〉。
All Power to the People (left), Hank Willis Thomas, 2017, Courtesy of the Pennsylvania Academy of Fine Arts, Philadelphia.. Hank Willis Thomas_ All Things Being Equal… exhibition at Crystal Bridges

08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與多位創作者合作的「四個自由」系列作品。
Four Freedoms series, Hank Willis Thomas and Emily Shur in collaboration with Eric Gottesman and Wyatt Gallery of For Freedoms

09 以「自由」為題邀請觀者留下自己的觀點。

10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於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個展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