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結構1960-1990新建築潮流 於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

節譯|吳礽喻 圖版|The 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

製造業、工程與機械產業在1960年代的突飛猛進,讓當時英國建築評論家雷納.班漢姆(Reyner Banham)提出對「高科技建築」的大膽想像,希望擺脫「國際主義」侷限在美感與造型的方法論,轉而擁抱「科技之心」,他在1988年過世前的三十年期間,試著去「定義、排出年表、了解」另一種「現代主義」,歸納為現今所稱的「高科技」先驅

將工程與建築緊密結合的手法,在英國有四位建築師最常被當做典範: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羅傑斯(Richard Rogers)、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二戰後的建築與產業結構、美國所流行的預製現地組裝與模組建築的技法,再加上60年代的科幻烏托邦風潮都影響了他們,夢想打造一個機械化、具調節性的空間給未來新興的居住與工作模式。

70、80年代,這樣的建築風格受到許多著名大型美術館、展覽空間、工廠、辦公大樓的青睞,後來也轉而用在許多交通與基礎建設上:橋樑、機場、火車站,這些都是「超級結構:1960-1990新建築潮流」展希望呈現的。

▍建立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

羅伯特.桑斯伯里(Sir Robert Sainsbury, 1907-2000)是英國第二大連鎖超商家族的第三代成員,與妻子麗莎.范登保(Lisa née Van den Bergh, 1912–2014)一同收藏了許多現代藝術與部落藝術作品,在1970年代決定將收藏捐贈給諾里奇市(Norwich)的東英吉利大學(UEA),並委託當時還尚未成名的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設計了收藏館。

這個案子對推進諾曼.福斯特的建築事業有著關鍵角色,福斯特是「高科技建築」的代表人物,以設計金融證券類商業建築和機場建築而聞名。1986年建成的香港匯豐總行大廈令他在國際建築界聲名鵲起,隨後的法蘭克福商業銀行、香港國際機場更令其聲望在建築界達到頂峰。1999年獲得普利茲克獎後,先後完成了倫敦「千禧橋」、2004年再因俗稱小黃瓜的倫敦摩天樓兩次獲得斯特林獎。

1974年興建、1978年落成啟用的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The 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是由諾曼.福斯特與妻子(Wendy Cheesman, 1937-1989)一同設計,在2012年成為二級國家建築。位在英格蘭歷史上著名的古城諾里奇,火車往返倫敦兩小時。東英吉利大學則坐落在諾里奇市中心以西約四公里處,是英國1960年代建校的大學中相當出色的學府之一,該校綜合排名近年已穩居英國前二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多年來為校內研究世界藝術與考古科系貢獻良多。

▍對高科技的想像

「藉由材質與工程所能夠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是70年代科技派新建築所關注的議題。為了幫一個建築項目找到最適合的科技,有時候會突破建築的領域,在戰後被認為最先進的產業中尋找答案,例如:汽車或飛機製造業。

「高科技與低科技」(High and low tech)的風潮也在此時蔓延起來,例如1978年美國出版的《High-Tech: The Industrial Style and Source Book for Home》就是一本關於居家設計、如何在五金行購買零件,拼裝出「工業風」家飾的書籍。這和野蠻主義建築、後現代風格的夜店、工作室居住空間的流行都有密切關係。

70年代是英國現代建築的輝煌年代:由羅傑斯與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操刀的巴黎龐畢度中心在同時期落成,還有霍普金斯設計的自家建築也成為中小型房屋運用鋼筋與玻璃結構的最佳代表案例,這些建築師都曾彼此合作過。

福斯特與羅傑斯是耶魯大學的同學,並且都獲得獎助學金在1961年前往美國進修,但兩人背景十分不同,福斯特在工業之城曼徹斯特長大,中學讀當地公立學校,服完自願役之後才繼續在曼徹斯特大學讀建築。羅傑斯則來自於富有的義大利、英國混血家族,舅舅是著名的建築師和雜誌編輯恩聶斯托.羅傑斯(Ernesto Rogers),就讀於倫敦AA建築師工會,和專攻都市計畫的妻子一起前往耶魯大學進修。受到耶魯建築學派的老師影響之外,也實際走訪著名的美國現代建築案例,例如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作品,後來就和他們各自的妻子/女友一起開設了「Team 4」建築事務所。

但普遍來說,建築師對於被冠上「高科技」的稱號都不太情願,他們只是延續現代建築以及工程創新的傳統,而這個標籤也不足以含闊所有在六零年代興起的現代主義風潮。班漢姆歸類這類建築的三大風格表徵:結構、服務與顏色。無論是簡單的小型工業廠房,或是辦公大樓,這些建築都有外露的鋼樑結構,開放式可調動的室內規劃,將服務「區域化」,並且盡可能在遠離工地的工廠中完成元件製作。

例如羅傑斯早期構思的「縫合之屋」(Zip-Up House)的概念是由工廠生產組件,而建築可以安插在任何地理環境中,這是他參加1969年「今日之屋」理想家競賽的作品,由杜邦化學公司主辦,它們所研發的材質,像是氯丁橡膠墊片(Neoprene gaskets)與鐵弗龍等,之後也普遍用在高科技建築工程中。「縫合之屋」外表採用飛機式的鋁合金版,內包塑膠結構支撐,可以彼此搭接、延展表面,最後以氯丁橡膠墊片「縫合」起來,建築體鎖在金屬柱上,置入任何需要的場域。多彩與流線的造型,正符合了當時對「高科技」的想像。

▍工程傳統

低污染的工程建造、模組化建置、可以延展的房子:這些60年代流行的設計概念,在無數的建築與科技類雜誌中循環,也在大學的課堂中被討論。大致上來說,美國的創新發明引領風騷,無論是軍事上的科技發展、網際網絡的遠端控制。福斯特與羅傑斯在美國求學汲取了這些概念,在英國本地的建築師,也因為在英美兩地來回講課的教授們而獲得資訊。

一本在六零年代發行的建築雜誌《Archigram》中可見許多建築系學生的練習作品,其中包括格雷姆肖的研究所論文,以及之後會參與龐畢度中心建案,以及Inmos科技廠房設計的結構技師安德魯.霍姆斯(Andrew Holmes)所設計的預製金屬玻璃結構房屋系統。

這本雜誌也推崇戰前十九世紀經典建築大師們,例如布魯內爾(Brunel)、帕克斯頓(Paxton)、艾菲爾(Eiffel)、富勒(Fuller)、 尚.普魯維(Jean Prouvé)、工程師瓦斯曼(Konrad Wachsmann),以及新的電子、網路、化學、生物科技等先進的發明資訊,近一步混雜一點科幻浪漫以及流行普普。雜誌在當時獨領風騷,被稱為唾手可得的「掌上未來記事」。雖然刊登的作品都是一些無法興建、處於概念階段的作品,但其風格與理想性深深影響了後來的「高科技」建築師。

這股風潮也反應在二戰後將「發明」視為一種英雄主義的現象、英國首相在1963年演說提及科技的重要性。當現代主義威脅著傳統工藝發展,甚至鐵路車站也接連著關了好幾座,建築與工程的研究刊物,就扮演了溫故知新的銜接角色,例如1851年興建的水晶宮就是一個例子,能夠組裝拆卸的設計,讓它在1936年遭受火災事故後,重新在另一個地方組裝起來。

水晶宮模組化的外殼結構,也反應在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的設計,以及羅傑斯設計的Inmos微處理器工廠(1982-7),微處理器工廠不只在功能性可以任意調配,使用的建材也是最創新的,在在視覺呈現上「大量生產工業」與「生產線效率」的意識型態也潛藏在高科技的設計風貌中。

▍科技轉換與組套件

不只在英美兩地,1949年法國建築工程師尚.普魯維獲得教育部的比賽委託,設計在郊區大量興建的學校與教師宿舍,使用模組化的鋁合金,以及他從1930年代就開始實驗的可拆卸組裝結構,設計了一系列建築與家具作品。

尚.普魯維的設計作品也被沿用到法國的西非殖民地基礎建設上,很有趣的,近年來藝術拍賣市場又興起了對尚.普魯維的熱潮,無論是可拆卸組裝的建築結構、模型,或實驗性的家具,都吸引了許多收藏家。

▍結語

科技現代主義,或稱「高科技」在全球化下廣大的影響力經常被討論、批評,尤其在金融風暴後,這種建築形式的永續性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常被質疑。就此,建築師們也提出新的構想與回應,例如:格雷姆肖2001年的伊甸園計畫,霍普金斯1999年設計的愛丁堡動態土地中心。

早在雷根擔任總統時期,就提出了在外太工建置給人類的居住聚落,符合「高科技」建築插入卡槽/土地的理想建築模式,人們可以在殖民地睡眠、進食、放鬆,進行科學研究。到1990年代中期,「高科技」建築風潮逐漸轉化為新的「有機科技」,觀察自然生態形式,利用電腦技術,創造出仿生結構,這樣的概念其實在兩百年前的建築與工程也曾流行一時。

更貼近我們生活的,則是現在電視媒體上播放的建築與室內設計相關節目、貨櫃屋賣場、與拖車住家、從五金行可以買到的模組化零件,處處可見「高科技」建築概念對於製程、材質的想法。未來設計的種種可能性,將不會侷限在科技的應用,而是在我們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的深度之中。

▍圖說

02. 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興建過程,1975-1978。 © The Art History Photographic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Michael Brandon-Jones

10. 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興建過程,1975-1978。 Photo: © Foster + Partners, Alan Howard

15. 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 Photo: © Foster + Partners, Ken Kirkwood

17. 2009年的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 © Sainsbury Centre, Pete
Huggins

25. 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新月翼。 © Richard Davies

26. 上海香港銀行。 © Foster + Partners, Ian Lambot

27. 上海香港銀行。 © Foster + Partners, Ian Lambot

28. 日本世紀大廈。 © Foster + Partners, Ian Lambot

29. 日本世紀大廈。 © Foster + Partners, Saturo Mishima

30. 滑鐵盧國際轉運站建築模型。 © Grimshaw

31. 龐畢度中心1:50建築模型,於競賽階段呈現建築外觀基調。 ©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32. 縫合之屋1:20模型。 ©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Eamonn O’Mahony

33. 李察.羅傑斯與伊凡.哈博(Ivan Harbour)觀看設計師尚.普魯維( Jean Prouvé)居家模型。©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34. 尚.普魯維的房屋盒子,包括1:30模型與立體的文字內容。©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35. 法國尚.普魯維之家。 © Galerie Patrick Seguin and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38. 水晶宮樑柱銜接組件構造圖。 © Royal Commission for the Exhibition of 1851

41. 霍普金斯之家夜晚景觀。 © Hopkins, Mathew Weinreb

42. Ben Johnson 新月翼 2009 壓克力畫布 © Ben Johnson

43. Ben Johnson Inmos中央系統 1985 壓克力畫布 © Ben Johnson

44. Ben Johnson 東網格線梁與支腿 1989 壓克力畫布 © Ben Johnson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8年7月號130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

http://artist-magazine.com/edcontent_d.php?lang=tw&tb=8&cid=727&id=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