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社會實踐──一些美國的案例 (page 3)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合作或互動,是「社會實踐」藝術的一種,這樣的藝術形式已經發展了數十年,最早的時候,在美國,休士頓有瑞克.羅伊(Rick Lowe)的〈排屋計劃〉(Project Row Houses),芝加哥有西斯特.蓋茲(Theaster Gates)打造的黑人電影院、建築圖書館,將都市更新變成新的藝術型態,把廢墟與空屋變成熱絡的文化腹地。另外在底特律當代美術館,麥克.凱利(Mike Kelley)過世前所創建的〈移動的房屋〉(Mobile Homestead),是藝術家仿造小時候居住的屋子,所設立的社區活動與展覽空間,都是美國藝術界訴求民眾參與、社會實踐的一些知名案例。

 要說美國對環境生態特別關注,又是「社會實踐」的鼻祖,還有被吳瑪俐幽默且貼切地翻譯作「沒有清」(Mel Chin)華裔藝術家,紐奧蘭美術館近期舉辦了「沒有清:複賽」回顧展(Mel Chin: Rematch)其中包括了以路易西安納土壤污染為主題的「玩泥巴行動/好玩百元鈔計畫」,因為土壤污染與小孩的健康關係密切,因此沒有清希望能在藝術行動中納入小朋友的聲音及參與,針對污染議題提出看法與解決方式,使用的方式就是邀請他們繪製百元美鈔,並將「好玩百元鈔」(Fundred)送往華府希望引起當局正視污染議題。